贊助商鏈接 |
嚴寒的氣候?qū)?a href="http://haywardtinfu.com/" target="_blank">苗木的危害極大,尤其是在苗木尚未完全木質(zhì)化(秋季),種子和幼苗開始萌芽(春季)的時候,最容易受到霜凍危害,給育苗工作帶來很大的損失,因此應該注意做好防寒工作。在這里就寒冷對苗木的危害及預防方法,作一簡單介紹。
1 寒冷地區(qū)苗木防寒情況分析
1.1 寒冷對于苗木的危害
1.1.1 凍壞
幼苗的組成一般含水分比較多,當天氣嚴寒、氣溫下降極低時,水分結(jié)冰,易損傷幼苗的細胞組織,解凍后,無法恢復原狀,甚至停止生機,致芽部呈黑褐色,凋萎而死。如針葉樹頂芽受損,苗木即無法挽救,闊葉樹尚有恢復生機的希望。
1.1.2干枯
干旱土地或濕潤而堅實的重粘地,在寒冷多風的天氣里,土壤極易凍結(jié),苗木之根部無法吸收水分,而水分蒸騰作用仍在進行,致苗木水分供不應求,干枯而死。
1.1.3 根部機械損傷
土壤在嚴寒時,常因凍結(jié)而裂縫,致根部斷裂或露出土外。潮濕粘壤土,多發(fā)生凍拔而扛起苗根,甚至將苗木拋出地面,以致干枯而死。
1.2 苗圃的防寒
在苗圃葉進行防寒,不外乎保護苗木,使之不受嚴寒的侵襲和增加苗木本身御寒能力。
1.2.1 保護苗木使不受嚴寒侵襲的措施
1.2.1.1 設霜棚
霜棚的構造與日棚相似,所不同的是棚頂成南高北低,或北面接近地面,而且不通風;或者水平設置,但棚頂應稍高于苗木。傍晚放上,到早上就揭開以見太陽,天氣寒冷可延長遮復時間。
1.2.1.2 熏煙
利用熏煙的方法,形成濃密煙幕,彌漫地面,使地溫不易散失。且焚燒時,除直接影響近地面氣溫外,并可吸收部分水蒸汽凝結(jié)于熏煙的微粒上,放出潛熱,使近地面氣溫提高1~2℃,而免除霜害。這種方法多行于平地,且卓有成效。熏煙辦法為利用稻草、秸桿、劈柴、炮花等易燃物,堆于下面,上面復潮濕材料,如濕草、落葉、青松葉等。最上復10cm土,堆成高100cm、半徑33.3cm之小堆。每公頃堆上這樣的小堆50~60個即可。燃燒時要做到火小煙大,如發(fā)煙不好,可將火堆松動一下,太旺可打緊些。用半干不濕的蒿草,加上牛糞15~20kg堆成一堆,用蒿草20~25kg/667m2。注意點火時方向要順風。用熏煙以防霜,應該知道嚴寒降霜預測方法,F(xiàn)介紹下列一些實地經(jīng)驗,以供參考。在降霜的季節(jié)里,如有下列現(xiàn)象,希望注意:晴朗而無風的夜晚,或天空云量很少時,即有下霜之可能,因為地面之熱,盡量蒸散,近地面之溫度急驟下降,極易結(jié)霜;下午13:00以后,氣溫下降,傍晚時接近零度,云量減少,稍有微風,空氣干燥,即有結(jié)霜可能;潮濕天氣,無風而溫度低,多有結(jié)霜的可能,故大雨之后或雪后晴天,必須注意;東南風轉(zhuǎn)西北風時,容易凝霜。
1.2.1.3 作好排水工作
是防止凍拔的首要措施,并結(jié)合復蓋(厚度6~7cm),則效果很好。
1.2.1.4 復蓋或苗間復土
用稻草、枯草、落葉、鋸屑、泥炭及糠皮等,將苗木完全掩埋起來以御寒;或只是復蓋土面以防凍拔。為了防止大風將復蓋物吹走,可用木棍、磚瓦壓住。落葉松及其他針葉樹苗和闊葉樹小苗,均可用疏松干土掩埋。用土掩埋苗木,是最妥當?shù)姆篮k法,因為土埋的苗木,不受氣溫劇烈變化的影響,可以保持土壤水分。于第2年春天土壤解凍后,即將復土撤去。為避免晚霜之害,復土后可再以軟莖、桔桿或樹葉復蓋,但對容易霉變的樹種不宜采用此法。
1.2.1.5 防護籬和防寒障子
有寒風襲擊的圊地,可在其北側(cè)種植密集灌木籬,以阻寒風。作籬的樹種,可用常綠針葉樹的枝條,密插成屋頂狀,以防寒風之侵襲。華北、東北多采用防寒障子,系用高粱桿在苗床向風的側(cè)方設立風障的梢端,使向順風方向傾斜,其距離一般為風障高度的10~20倍,視風速的大小來決定。防寒障可起降低風速,保持土壤水分,增加積雪,保持地溫的作用。東北地區(qū),則每隔2.5~3m設一防寒障子,冬季即可防風,春季可隔日曬,推遲發(fā)芽期,免遭晚霜之害。比較嫩柔的苗木如落葉松可先假植,再設防寒障并將苗木蓋上稻草15~30cm,待天氣轉(zhuǎn)暖時,將草撤去,再設暖棚,以免發(fā)熱和糜爛。
1.2.2 提高苗木御寒能力的措施
在苗木發(fā)育時,應注意多施鉀肥或磷肥,可促使苗木木質(zhì)化,而增強苗木的抗寒力,避免多施氮肥,否則只徒長而不能木質(zhì)化,易受凍害。并且在入秋前要停止施肥,以便苗木及時木質(zhì)化;掌握播種期,及時播種,使苗木于寒冷季節(jié)到來之前,發(fā)育健壯,充分木質(zhì)化;入秋停止灌溉可使苗木減低生長速度,減少炭水化合物的消耗,及時木質(zhì)化,增強抗寒力量。
2 寒冷地區(qū)苗木調(diào)查
苗木掘起前,在床地上進行苗木生產(chǎn)結(jié)果的調(diào)查,叫做苗木調(diào)查,苗木調(diào)查的目的,是要預先知道苗木生產(chǎn)的大致結(jié)果,以保護造林工作的計劃性。
苗木調(diào)查,多在苗木高度生長停止,作業(yè)較閑的8、9月份進行。按照樹種,經(jīng)營方式(大田式或床式),施業(yè)方式(播種、換床、留床、插條及各種無性繁殖),年齡(一年生或多年生)和生長情況(疏密、壯弱)等分別選出標準地進行調(diào)查。如苗木生長得比較整齊,標準地面積相當于各類型苗圃的20%;如生長情況不整齊,標準地的面積則加大至40%。而推算得出全苗圃苗木生長情況,列表報告領導機關。
1 寒冷地區(qū)苗木防寒情況分析
1.1 寒冷對于苗木的危害
1.1.1 凍壞
幼苗的組成一般含水分比較多,當天氣嚴寒、氣溫下降極低時,水分結(jié)冰,易損傷幼苗的細胞組織,解凍后,無法恢復原狀,甚至停止生機,致芽部呈黑褐色,凋萎而死。如針葉樹頂芽受損,苗木即無法挽救,闊葉樹尚有恢復生機的希望。
1.1.2干枯
干旱土地或濕潤而堅實的重粘地,在寒冷多風的天氣里,土壤極易凍結(jié),苗木之根部無法吸收水分,而水分蒸騰作用仍在進行,致苗木水分供不應求,干枯而死。
1.1.3 根部機械損傷
土壤在嚴寒時,常因凍結(jié)而裂縫,致根部斷裂或露出土外。潮濕粘壤土,多發(fā)生凍拔而扛起苗根,甚至將苗木拋出地面,以致干枯而死。
1.2 苗圃的防寒
在苗圃葉進行防寒,不外乎保護苗木,使之不受嚴寒的侵襲和增加苗木本身御寒能力。
1.2.1 保護苗木使不受嚴寒侵襲的措施
1.2.1.1 設霜棚
霜棚的構造與日棚相似,所不同的是棚頂成南高北低,或北面接近地面,而且不通風;或者水平設置,但棚頂應稍高于苗木。傍晚放上,到早上就揭開以見太陽,天氣寒冷可延長遮復時間。
1.2.1.2 熏煙
利用熏煙的方法,形成濃密煙幕,彌漫地面,使地溫不易散失。且焚燒時,除直接影響近地面氣溫外,并可吸收部分水蒸汽凝結(jié)于熏煙的微粒上,放出潛熱,使近地面氣溫提高1~2℃,而免除霜害。這種方法多行于平地,且卓有成效。熏煙辦法為利用稻草、秸桿、劈柴、炮花等易燃物,堆于下面,上面復潮濕材料,如濕草、落葉、青松葉等。最上復10cm土,堆成高100cm、半徑33.3cm之小堆。每公頃堆上這樣的小堆50~60個即可。燃燒時要做到火小煙大,如發(fā)煙不好,可將火堆松動一下,太旺可打緊些。用半干不濕的蒿草,加上牛糞15~20kg堆成一堆,用蒿草20~25kg/667m2。注意點火時方向要順風。用熏煙以防霜,應該知道嚴寒降霜預測方法,F(xiàn)介紹下列一些實地經(jīng)驗,以供參考。在降霜的季節(jié)里,如有下列現(xiàn)象,希望注意:晴朗而無風的夜晚,或天空云量很少時,即有下霜之可能,因為地面之熱,盡量蒸散,近地面之溫度急驟下降,極易結(jié)霜;下午13:00以后,氣溫下降,傍晚時接近零度,云量減少,稍有微風,空氣干燥,即有結(jié)霜可能;潮濕天氣,無風而溫度低,多有結(jié)霜的可能,故大雨之后或雪后晴天,必須注意;東南風轉(zhuǎn)西北風時,容易凝霜。
1.2.1.3 作好排水工作
是防止凍拔的首要措施,并結(jié)合復蓋(厚度6~7cm),則效果很好。
1.2.1.4 復蓋或苗間復土
用稻草、枯草、落葉、鋸屑、泥炭及糠皮等,將苗木完全掩埋起來以御寒;或只是復蓋土面以防凍拔。為了防止大風將復蓋物吹走,可用木棍、磚瓦壓住。落葉松及其他針葉樹苗和闊葉樹小苗,均可用疏松干土掩埋。用土掩埋苗木,是最妥當?shù)姆篮k法,因為土埋的苗木,不受氣溫劇烈變化的影響,可以保持土壤水分。于第2年春天土壤解凍后,即將復土撤去。為避免晚霜之害,復土后可再以軟莖、桔桿或樹葉復蓋,但對容易霉變的樹種不宜采用此法。
1.2.1.5 防護籬和防寒障子
有寒風襲擊的圊地,可在其北側(cè)種植密集灌木籬,以阻寒風。作籬的樹種,可用常綠針葉樹的枝條,密插成屋頂狀,以防寒風之侵襲。華北、東北多采用防寒障子,系用高粱桿在苗床向風的側(cè)方設立風障的梢端,使向順風方向傾斜,其距離一般為風障高度的10~20倍,視風速的大小來決定。防寒障可起降低風速,保持土壤水分,增加積雪,保持地溫的作用。東北地區(qū),則每隔2.5~3m設一防寒障子,冬季即可防風,春季可隔日曬,推遲發(fā)芽期,免遭晚霜之害。比較嫩柔的苗木如落葉松可先假植,再設防寒障并將苗木蓋上稻草15~30cm,待天氣轉(zhuǎn)暖時,將草撤去,再設暖棚,以免發(fā)熱和糜爛。
1.2.2 提高苗木御寒能力的措施
在苗木發(fā)育時,應注意多施鉀肥或磷肥,可促使苗木木質(zhì)化,而增強苗木的抗寒力,避免多施氮肥,否則只徒長而不能木質(zhì)化,易受凍害。并且在入秋前要停止施肥,以便苗木及時木質(zhì)化;掌握播種期,及時播種,使苗木于寒冷季節(jié)到來之前,發(fā)育健壯,充分木質(zhì)化;入秋停止灌溉可使苗木減低生長速度,減少炭水化合物的消耗,及時木質(zhì)化,增強抗寒力量。
2 寒冷地區(qū)苗木調(diào)查
苗木掘起前,在床地上進行苗木生產(chǎn)結(jié)果的調(diào)查,叫做苗木調(diào)查,苗木調(diào)查的目的,是要預先知道苗木生產(chǎn)的大致結(jié)果,以保護造林工作的計劃性。
苗木調(diào)查,多在苗木高度生長停止,作業(yè)較閑的8、9月份進行。按照樹種,經(jīng)營方式(大田式或床式),施業(yè)方式(播種、換床、留床、插條及各種無性繁殖),年齡(一年生或多年生)和生長情況(疏密、壯弱)等分別選出標準地進行調(diào)查。如苗木生長得比較整齊,標準地面積相當于各類型苗圃的20%;如生長情況不整齊,標準地的面積則加大至40%。而推算得出全苗圃苗木生長情況,列表報告領導機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