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江夏區(qū)山坡街高峰村易有德】
去外地邊做工邊取經(jīng) 準備轉型辦鞋服廠
30萬株苗木沒賣完
記者萬建輝
去江夏區(qū)山坡街高峰村前,長江日報記者聯(lián)系該村苗木種植戶易有德,不想里易有德說自己在宜昌做工,已去了近一個月,可能還要呆上幾個月,他說父親易學仁在家。
7月31日上午,記者來到梁子湖畔的山坡街高峰村,見到51歲的易學仁。易學仁家6年前建的兩層樓房與村子隔開了老遠,孤零零一棟房子建在公路邊的樹林里。房子里外都沒怎么粉刷,堂屋里除了幾件舊桌椅,沒有其他家具。
易學仁給記者遞上礦泉水,說兒子確實想轉型。談吐間,易學仁比預想中的年輕、精明、有見識。
易學仁說,大女兒家的親戚在宜昌與人合伙開了一家制鞋和制服裝的廠子,兒子易有德去那里幫工,也是“取經(jīng)”,打算回來后在村里辦個鞋服廠。 “苗木種植也不丟,那是家里2012年開始好不容易由種茶樹轉型而來的,丟了會虧二三十萬元,現(xiàn)在只是少賺一點,慢慢向開鞋服廠轉型。”
高峰村村委副書記李中杰也來到易學仁家,他介紹,易有德承包的20畝地種苗木,在他從廣東打工回來前,其實是易學仁開創(chuàng)的,種植技術也來自易學仁。易有德今年在這20畝地上種了30萬株苗木。7月上旬暴雨,損失了二十到三十分之一。高峰村12個小組,有5個小組靠梁子湖,易有德所在的小組不靠湖,苗木沒怎么被淹,損失不大。不過村里還是把易有德家損失的苗木上報給了民政部門,會有一筆補償款。
“問題出在苗木的行情上,由于城市綠化、市政建設沒有前些年那么大的需求,現(xiàn)在市場上苗木供過于求,價格已降到以往高價時候的一半,原本上半年可以全部脫銷的30萬株苗木,到現(xiàn)在才賣出10萬株。”
易學仁說,兒子打算轉型的想法跟他說起過,他沒有反對,還主動放下在新洲一家苗木公司做技術指導的工作,回家打理家里的苗木,讓易有德得以出門“取經(jīng)”。
在易學仁看來,易有德有在廣東順德鞋廠打工8年的經(jīng)驗,加之性格好,吃得了苦,如果與人合伙,再貸一部分款,接一些大廠外包的活,自己找小的加工項目,他認為這鞋服廠兒子辦得起來。
堂屋里坐著的94歲老人是易有德爺爺、易學仁父親易錦銘。記者向易錦銘老人問好,老人指著耳朵揮手,示意聽力不好。易學仁說,村里剛給父親申報了“農(nóng)村居民居家養(yǎng)老服務護理費”,年滿90歲的農(nóng)村老人可享受這一政策,如果申報成功,每月可領到600元。
易有德7歲的女兒今年9月將在村里讀小學一年級,1歲多的兒子由妻子楊海燕帶。苗木種植工作量大,楊海燕平時也要到苗圃里勞動。7月30日,楊海燕帶兩個孩子到宜昌看易有德去了。
易有德外出到鞋服企業(yè)務工并取經(jīng),家中的苗圃交給父親易學仁打理。圖為易學仁頂著烈日修剪。
推薦閱讀:桂花樹價格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