贊助商鏈接 |
月星村是名副其實的苗木之村。該村每年生產(chǎn)的2000多萬棵毛杜鵑小杯苗走俏廣東,上萬棵羅漢松深受浙江、江西顧客的喜愛,精品茶花則在湖南省供不應求。回首這33年,緊跟市場腳步、不斷轉型突破是月星村發(fā)展花卉苗木產(chǎn)業(yè)的制勝法寶。33年前,月星村張珠清、張金茂等幾戶村民就開始采用扦插的方式培育茶花。在土壤肥沃、氣候宜人的新家,茶花不僅成活率高,而且長勢良好。“當時成本一斤160元的枝條,一年可以扦插500棵小苗,以5元一棵苗計算,可以賣到2500元,經(jīng)濟效益可觀。”張珠清說。
嘗到了甜頭,種植茶花的花農(nóng)迅速增加到了十幾戶。但很快,花農(nóng)們就發(fā)現(xiàn),茶花對土壤的要求非常高,種過茶花的土地,要想再次種植必須經(jīng)過至少3年的水稻輪作,這對于土地面積有限的月星村十分不利。
于是,花農(nóng)們開始謀求第一次轉型——種植綠化苗木。
“那時候,家家戶戶都開始種植紅葉石楠、紅花繼木、香樟、羅漢松、毛杜鵑等。”月星村村委會主任林木興回憶說,共計20多個品種的綠化苗木,種滿了村里的1000多畝田地。
但是,問題也隨之而來。月星村花農(nóng)都是采用地苗種植苗木,這種種植方法會使苗木的根系不發(fā)達,在移植過程中容易因斷根而降低成活率。在氣溫高的4—8月,地苗都不能賣,因為一旦移植就種不活。“百花村使用袋苗種植,不僅一年四季都能賣,而且能夠隨時調(diào)整密植度,所以樹形比我們種的整齊、飽滿。”林木興說。
種不好自然就賣不動,盲目跟風種植和管理水平不均等成為月星村綠化苗木產(chǎn)業(yè)發(fā)展壯大的瓶頸。蒿目時艱的林木興、張木坤牽頭成立了月星苗木專業(yè)合作社。
合作社成立后的第一件事,便是著手打造一片20畝種植示范基地。合作社就地取材,從村民手中購買滯銷的紅葉石楠、紅花繼木地苗,截桿后采用袋苗種植,調(diào)整密植度,修整冠幅,精心管理。眼看著原本滯銷的苗木在合作社的手中以翻一番的價格成了搶手貨,村民們紛紛改地苗種植為袋苗種植。
在合作社的苗木管理能手的技術指導下,花農(nóng)們手里的精品苗木越來越多。“勤快點的夫妻倆,一年賣四五十萬棵杯苗,年收入10萬元沒問題。”林木興說。
近年來,傳統(tǒng)的綠化苗木市場趨于飽和,利潤越來越低,而能賞花吃果的水果苗木需求量日益見漲。2017年底,合作社成員林永灼又一次邁出轉型步伐,開始嘗試培育水果苗木桃金娘,以期能在新的水果苗木消費市場里“淘金”。
此前,林永灼種了10年的紅葉石楠,是村里有名的苗木管理技術顧問。剛開始試種桃金娘的時候,成活率僅50%,林永灼不斷摸索、總結經(jīng)驗,逐漸將成活率提高到70%。2018年6月桃金娘開花的時候,林永灼隨手發(fā)了一條朋友圈,在花友的幫轉之下,十幾萬棵苗的訂單就如雪片般飛來。
在林永灼的帶動下,村里已經(jīng)有十幾戶村民開始種植桃金娘。“今年我們已經(jīng)有上萬棵苗,一棵苗每年可以繁殖成功60棵,明年就可以實現(xiàn)大量供貨了。”林永灼說。